5月15日,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桂林市**的诈骗案。
独自坐在被告席上的韩素英今年46岁。检方指控,1998年至2012年期间,她虚构借款理由,隐瞒资金用途和无还款能力等真相,以高额利息、重复抵押等手段取得受害人的信任,骗取87名受害人资金本金累计4649.553万元,并隐匿赃款去向,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与巨大涉案金额和众多受害人不相称的是韩素英的身份——— 全州县城一名并不惹眼的个体户。
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并未拥有太多社会资源的人掀起桂林**的“吸金漩涡”?记者进行了调查。
个体户韩素英
韩素英是怎样一个人?5月20日,记者来到全州县,通过走访她的父母和多位朋友,大致勾勒出她的社会属性画像。
韩素英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一个普通家庭,在4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。父亲是名军人,1963年从部队转业后分配到全州,先后在多个企事业单位、政府机关工作。1976年,10岁的韩素英随母亲迁至全州县城居住。
一家六口的生计仅靠父亲一份工资,日子过得并不宽裕。在父母的回忆里,韩素英从小特别乖巧,10多岁就开始帮着母亲操持家务,照顾弟弟妹妹。
为了贴补家用,母亲买了台机器,从商丘老家购进面粉,在家里开了个生产面条的小作坊。初中毕业的韩素英负责销售,三天两头在外跑市场,积累了一些生意经验。
结婚后,韩素英进过县里一家棉纺厂,可没两三年,厂子便倒闭了。上世纪90年代初,韩素英在县城滨江路租了一间店面,开始销售从商丘老家批发的鸡蛋、面粉和一些杂货。直到2012年出事后,这个店面才转了出去。
韩素英的朋友都知道,她手掌上长满了硬茧。“勤奋,一门心思在生意上,为人和气,不爱玩”——— 这是朋友们对出事前的韩素英的印象。
在同一条街道上开杂货店的唐春香与韩素英相熟。“她店里生意一直不错,10多年来应该也赚了百八十万。”唐春香说,虽然赚了不少钱,但韩素英生活一直很简朴,“只买二三十元一件的衣服,脚上经常就是一双10来块钱的布鞋”。
韩素英给唐春香留下的另一个印象是“很讲信用”。“我们经常互相借几万块钱临时周转,都不用写条子。”唐春香说。
随着类似的门店在全州县城越开越多,韩素英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,她盘算着开办一家面条厂,将家里的面条作坊升级。2007年,韩素英开始筹办“穗香园食品厂”。“她先在全州县城往南几公里的枧塘乡买了块近3000平米的地皮,紧接着建厂房、买设备。刚开始是3个人合伙,地买下来后,另外2个人撤伙了,老大(韩素英)就单干。”韩素英的母亲知道女儿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,也曾劝阻,但“她不听,说先借钱,等把厂子搞起来再慢慢还”。
住朋购友桂林客服QQ1 >>>807870028 住朋购友桂林客服QQ2 >>>1552962487
【欢迎加入桂林购房者群号】
①桂林商铺投资群 >>>94271016 ②桂林房产团购群 >>>134524734
③桂林房产团购群2 >>>134579388 ④桂林八里街购房群 >>>134525639
⑤临桂新区购房群 >>>134524208 ⑥桂林二手房交易群 >>>134579336
推荐阅读——
临桂——桂林城市化发展的重点
桂林首家县域综合金融服务中心落户灵川 扶持微企创业投资
去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43元 桂林为22300元
桂林上月房价环比上涨 楼市调控期盼更多市场手段
失控的借款
韩素英几位亲近的朋友告诉记者,因为是外来家庭的缘故,韩素英家在全州的社会关系并不深厚。她的朋友多在生意场上结识,交情也不深。
尽管如此,韩素英借钱并不难。
几名借给韩素英几十万、上百万元的债主称,在发生借贷关系前,她们与韩素英并无私交。这种看似贸然的借款,有着民间借贷在全州已经成为潮流的大背景。
全州县城多名生意人告诉记者,经过多年发展,民间借贷市场已扩展至工人、农民、职员、商人、公务员等。“在全州县城,手头有点钱的人都不太愿把钱放在银行,要么自己做生意,要么放贷‘吃利息’”。
秦兰退休前是公务员,她与韩素英相识始于2004年的一次借款,中间人是秦兰的一名同事。“韩素英的门店要买一批鸡蛋、面粉,缺钱周转,就跟我借了几万元。”秦兰说。
此后,两人陆陆续续有一些借贷关系但金额大多为每笔几万元,利息也以1分为主。因为利息大多时候都能如期交付,秦兰也一直未追讨本金。
从2008年起,韩素英向秦兰借钱越来越频繁,且金额飙升。“说是要买地、建厂,开始上10万地借”。
到2009年,韩素英写给秦兰的借条金额已达200万元,多笔借款的利息高达2分。
多名生意人告诉记者,全州县城的民间借贷利息多以1分为主,“做一般的生意,利息再高点就承受不起了”。
秦兰说,2009年10月之后,她就基本上追不到利息了。“但中秋、春节,韩素英总会给我送点月饼、猪腿。”在这些人情往来中,秦兰听韩素英说,她在郑州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消毒碗厂,还在商丘建了一个面粉厂。“她说已经投进去好几百万,需要更多的钱才能周转,让我帮她去借”。
秦兰开始向亲戚朋友借款,再转借给韩素英。截至2010年底,秦兰手中借条的金额已膨胀至450余万元。
据韩素英的父母称,除了一个门店和筹措当中的穗香园食品厂,韩素英并没有做其它生意。
按照这一说法,韩素英的借款已然失控。
据专业机构2010年的评估,穗香园食品厂的厂房和土地总价值仅为143万元。此外,至案发时,穗香园食品厂也未正式运转起来。穗香园食品厂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,因为卫生许可证等手续还没办理完,其间只少量生产过一些面条和月饼,“*多也就几万块钱的进项,设备大多数时候都蒙着一层灰”。
而韩素英每月需支付给秦兰的利息高达9万余元。
住朋购友桂林客服QQ1 >>>807870028 住朋购友桂林客服QQ2 >>>1552962487
【欢迎加入桂林购房者群号】
①桂林商铺投资群 >>>94271016 ②桂林房产团购群 >>>134524734
③桂林房产团购群2 >>>134579388 ④桂林八里街购房群 >>>134525639
⑤临桂新区购房群 >>>134524208 ⑥桂林二手房交易群 >>>134579336
推荐阅读——
临桂——桂林城市化发展的重点
桂林首家县域综合金融服务中心落户灵川 扶持微企创业投资
去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43元 桂林为22300元
桂林上月房价环比上涨 楼市调控期盼更多市场手段
巨额资金去向不明
2011年4月,秦兰借给了韩素英**一笔款———27万,期限1个月。到期后,秦兰开始频频上门追讨,此时她急了:“向亲戚朋友转借的钱,利息都是我在付,家里**10来万存款一下就掏空了。”
但让秦兰心惊的是,上门追讨时经常遇上其他债主。“韩素英找我借钱,总说从来没问别人借过。”秦兰说。
2012年2月23日下午,得知韩素英在父母家中,陆续有债主上门讨债,**竟聚集30余人。“我们当场一合计,吓了一跳,韩素英欠款加起来至少2000多万元,而这套房子已经重复抵押给了10来个人。”当时在场的一名债主告诉记者。
惊人的借款额度、重复抵押,让意识到被骗的债主立即报了警。韩素英随即被全州警方控制。
记者通过检察机关查明的借款记录看到,仅2010年10月,韩素英便向4人分7笔借了353万元。在韩素英与87人的借贷中,秦兰的483万元本金排第二,**金额为1211.24万元本金,总额则高达4649.553万元。其中,不少借款许以3分高息。
经警方调查,韩素英陆续支付利息累计270.98万元,仅占借款总额的5%左右。
负责此案审查**的检察官匡万里告诉记者,案发后,韩素英的个人账户被冻结,但余额只有几千元。除了全州县穗香园食品厂的土地、厂房和机器设备外,韩素英已无其它财产用于清偿债务。
剩下的钱去哪了?
然而,无论是在问话室还是庭审现场,面对这个问题,韩素英都选择了沉默。
“由于绝大部分款项都是现金交付,让追查资金流向变得异常困难。”匡万里说。
卷入“漩涡”的家庭
随着韩素英被捕和巨额资金去向成谜,全州县民间借贷市场的这个“漩涡 ” 迅 速 转 为 “ 黑洞”。而陷入其中的,远不止87个家庭。
秦兰借出的483万元中,除了她和两个做生意的儿子的全部家当外,还有约250万元是她向亲戚朋友转借而来。
这是民间借贷市场一种常见的集资模式:需要钱的人以高利息吸引他人放贷,放贷人则以同等利息或稍低但仍高于银行的利息向亲友筹资。
记者采访韩素英的16个债主,其中有12人为了放贷向多位亲友写下了几万至几百万不等的借条。韩素英出事后,他们一方面拥有巨额债权,一方面也负债累累。很多人因为债务缠身,不敢开手机。
5月15日,作为受害人旁听韩素英案开庭审理的当天,何丽因一笔23万元的债务接到了法院的第二张传票。**张传票是关于一笔17万元的欠款。“这些钱全都借给了韩素英,我现在根本没钱还,现在工资卡已经被法院冻结,每月扣得只剩几百元基本生活费。”何丽说。
秦兰也面临着两场借贷官司。“在外欠了200多万,一个月光利息就是两三万。”秦兰说,为了偿还这些利息,一家人的银行账户早已清空,大儿子的酒店也因为没有流动资金被迫关门歇业,“原本条件不错的一个家,现在都不敢回了”。
退休教师徐强先后借给韩素英20.3万元。这些钱除了全部积蓄和抵押房子贷的款,还有向外家亲戚借的钱。就在几天前,徐强患尿毒症的老伴因为没钱继续透析治疗,接到了病危通知单。
因为借给韩素英24万元,吴云的家里闹得不可开交。“丈夫要和我离婚,已经上法院了。”她说。
“为了取得受害者的信任,韩素英用虚构借款理由、重复抵押、分别借款等方式,抓住了他们希望财富快速升值的心理,许以高息诱惑。”检察官匡万里说,87人被骗4649万,这个数字令他震惊。
在等待审判结果的同时,我们更希望,令人震惊的韩素英案能给全州乃至桂林的民间借贷市场敲响警钟。 (文中债权人均为化名)
住朋购友桂林客服QQ1 >>>807870028 住朋购友桂林客服QQ2 >>>1552962487
【欢迎加入桂林购房者群号】
①桂林商铺投资群 >>>94271016 ②桂林房产团购群 >>>134524734
③桂林房产团购群2 >>>134579388 ④桂林八里街购房群 >>>134525639
⑤临桂新区购房群 >>>134524208 ⑥桂林二手房交易群 >>>134579336
推荐阅读——
临桂——桂林城市化发展的重点
桂林首家县域综合金融服务中心落户灵川 扶持微企创业投资
去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43元 桂林为22300元
桂林上月房价环比上涨 楼市调控期盼更多市场手段
规范民间放贷需堵疏结合
陆汝安
毫无疑问,民间放贷**的风险,在于其违约风险以及超高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。一旦因各种原因导致放贷链条断裂,放贷人就可能血本无归,由此也引发家庭矛盾、社会矛盾,成为社会和家庭不可承受之痛。
就如在这个案例中,韩素英倒下了,却留下了87个甚至更多的受害家庭。而这并非孤例,近年来各地民间放贷的盛行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风险,已成为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。
民间放贷之所以如此盛行,绝不仅仅是因为人性的贪婪无度,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———
其一,随着经济的发展,老百姓手中的钱多了。手中有了闲钱,自然就有了投资、保值的需求。但现实是,银行存款利息比不上物价的上涨,股市不景气,楼市受调控,老百姓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明知放贷风险极大,但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这条险途。
其二,有人借贷,才会有人放贷。谁是民间借贷的主体呢?有关部门统计过,在民间放贷极为繁盛的温州,放贷规模达1800亿元,而借贷者多半是中小企业。温州有36万家中小企业,这些中小企业能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占比不到10%。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,不得不借助于民间放贷。民间放贷盛行的背后,其实是很多中小企业、个体户无奈的融资困境。
其三,中国金融的管制以严格知名,对于非法金融活动的查处也不遗余力。但是,即使在如此严格的管制下,民间放贷活动依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这引人深思:现有的金融体系,是不是已经难以满足越来越多元化的经济活动需求?如何改革和丰富现有的金融体系,才能适应人们的需求、时代的需求?
因此,要杜绝民间放贷引发的社会矛盾,加强管制固然重要,但如何拓宽民众投资渠道、改善中小企业及个体户融资现状,才是治本之道。而对于古已有之的民间放贷,任由其无序泛滥固然不行,但一味打压也非良策。**的办法还是堵疏结合,一方面要严厉查处非法的高利贷活动;另一方面,也要适当引导这些资金浮出水面,给它们在法律上设定一个合理的框架,让它们在经济建设中合法流动,在**主流金融机构之外发挥应有的辅助作用。
住朋购友桂林客服QQ1 >>>807870028 住朋购友桂林客服QQ2 >>>1552962487
【欢迎加入桂林购房者群号】
①桂林商铺投资群 >>>94271016 ②桂林房产团购群 >>>134524734
③桂林房产团购群2 >>>134579388 ④桂林八里街购房群 >>>134525639
⑤临桂新区购房群 >>>134524208 ⑥桂林二手房交易群 >>>134579336
推荐阅读——
临桂——桂林城市化发展的重点
桂林首家县域综合金融服务中心落户灵川 扶持微企创业投资
去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43元 桂林为22300元
桂林上月房价环比上涨 楼市调控期盼更多市场手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