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杭州、南京等地之后,首都北京也对“中国式过马路”开罚。那么,以行人、电动车组合或单独闯灯的“桂林式过马路”,又该如何治理?
据市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,其实自2005年以来,桂林就曾多次对行人闯红灯采取过教育、劝导、处罚等执法行为,但收效甚微。
该负责人表示,从本月中旬开始,他们将借鉴其他“开罚城市”的经验,对“桂林式过马路”进行从严处罚。
市民闯红灯理由五花八门
“中国式过马路”,是2012年底网友对部分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,即“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,和红绿灯无关”。
这样的情况,也存在于桂林,甚至衍生出行人、电动车组合或单独闯灯的“桂林式过马路”。
昨天下午2点48分,记者来到南门桥十字路口附近。此路口的人流量不是很大,过马路中的大多数人选择遵守信号灯指示,但仍有少数市民对红绿灯视而不见。
在交叉口由南往北的斑马线上,对面明明是红灯,可2名女子一前一后从车流中穿过。紧接着,一辆电动车开了过去。
记者在此路口观察了10**,发现有20多人和7辆电动车闯红灯,其中有几次属于典型的“中国式过马路”。
下午3点20分,记者又来到漓江路与辅星路交叉口。在这个路口,闯红灯的行人和电动车虽然比南门桥十字路口少,但依然存在,主要以老人和妇女为主。妇女以结伴为多,其中2名中年妇女边聊天边过马路,完全不注意在身边穿梭的机动车。而一些老人,只顾低头走路,根本不看信号灯和车辆。
对于闯红灯的理由,市民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。
市民李先生说:“反正灯马上就要转为绿灯了,看到大家都走,所以就跟着一起过了。”另一女士说:“大家都在往前走,我也就跟着,反正有机动车辆过来,也会减速让行的,不用担心。”
“赶时间”、“没车了”,是记者听到*多的闯红灯理由。
曾多次整治 但收效甚微
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“桂林式过马路”存在已久,以前也曾对此进行过整治,但收效甚微。
2005年6月18日至24日,桂林交警出动警力近200人次,从公安干校抽调学员100多人,市容局也抽出近100名人员,参与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。
2009年4月,市交警部门针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进行整治,从4月11日至25日,交警部门共处罚教育6600人,其中2640人被罚款,3960余人充当交通劝导员。
2010年5月,市交警部门也针对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整治。
2011年3月8日,市交警部门全警上岗,交通协管员分头布阵。当天,共有967名闯红灯的行人受到处罚,其中167人因不愿交罚款充当交通劝导员。8月15日,市创城办联合交警部门开展曝光行动,行人的交通不文明行为以照片形式在媒体上曝光。据统计,从当年4月中旬至8月中旬,市区共计纠正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5.6万起,其中处罚2.08万人次,教育3.52万人次。
2012年,市交警部门也多次对行人闯红灯进行整治……
昨天,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,在这些行动中,交警在路口执勤时效果不错,大家都很遵守,但当交警离开后,不少行人又无视信号灯。
劝导已经无效 治“闯”非罚不可
我国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规定,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,处以警告,警告后不改正的,处以十元罚款。但市交警部门在执行中,以柔性劝导为主。
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以前在十字街执勤时遇到的事。
当时,他见一名妇女正闯红灯过马路,于是将她拦下,对其进行教育。但妇女不理不睬,还继续往三多路方向走“按照这个情况,我可以对她进行处罚,但我没有,依然对她进行教育。那名妇女后来不耐烦了,还骂了我几句。没办法,**还是不了了之了。”
一名协警也告诉记者,他们在执勤过程中看到有闯红灯的行人,就会吹哨子提醒,但对方往往充耳不闻,有时闯红灯的人多了,他也会劝几句,结果反而被骂,“感觉挺无奈的”。
“对于行人闯红灯,我们在执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。对闯红灯的行人进行教育劝导,乃至处罚,其实是为了大家自身的安全着想。没想到在执法过程中民警们却经常受到辱骂,甚至有违法者现场动手。我们其实很不愿意动用罚款这种手段来管理。”该负责人说,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柔性劝导已经无效,只有从严处罚,进行罚款,才有可能杜绝“桂林式过马路”。
7月起对“桂林式过马路”开罚
今年3月,浙江省已在杭州、温州、金华、宁波等地开始对闯红灯者实行5-20元的罚款。昨天,首都北京也对“中国式过马路”开罚。
记者昨天了解到,市交警部门已借鉴这些“开罚城市”的经验,拟定了整治“桂林式过马路”的行动方案。
整治行动分四个阶段:交通安全设施排查阶段、劝导期阶段、从严处罚阶段和长效管理阶段。
市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说,5月中旬至6月初为交通安全设施排查阶段,交警部门将对全市各重点路口的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排查,尽可能地优化行人过马路的周期,从而使得民警在管理上更人性化。并在各大路口进行宣传、引导,防止行人或电动车闯红灯。
6月中旬至6月底为劝导期阶段,将通过大量的宣传让市民予以重视。
而从7月开始,将进入从严处罚阶段,交警部门将加强路面警力,对闯红灯的行人进行罚款,而且,这样的管理方法将常态化。
“我们将尽快把整治方案上报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指挥部。”该负责人说,他们将选择市区几个交通安全设施规范的重点路口进行处罚,然后总结经验,慢慢扩大到全市范围。**,他们将采取一些长效管理,坚决杜绝闯红灯。
“当然,不管是重罚还是劝导,我们*终的目的,是加强行人的安全意识,构建全民文明出行的和谐社会。”该负责人说。(记者梁剑 李桃)
短评
整治闯红灯绝非小事
陆汝安
继北京等地之后,桂林也将对行人闯红灯现象开刀了。重拳之下,能否止住闯红灯者的脚步?
“中国式过马路”也好,“桂林式过马路”也罢,其泛滥的背后,是国人不容乐观的交通素质。虽然,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新修马路一条比一条宽敞、漂亮,但与此同时,不管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和行人,整体交通素质却未能和城市道路面貌同步提升。这其中,*为常见的交通违法现象,显然是行人闯红灯。
应该说,相对于酒驾、遮挡号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,行人闯红灯的性质确实比较轻,似乎只能算小事一桩。但长久以来,在这种心理支配下,闯红灯已成为不少人的家常便饭,甚至已没有了羞耻感。而那些本来对闯红灯有顾虑的人,看着一个个人从身旁走过,也很容易放弃心中的那一点坚持,加入闯红灯的人群之中。
在这样的风气中,面无愧色闯红灯的人有增无减,而坚持等信号灯的人,反而成了“少数派”;在这样的风气中,闯红灯成了“聪明”的选择,而守法者却被看成“傻子”。这,就是“中国式过马路”的集体心理基础吧?
然而,行人闯红灯看似小事,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却不小。且不说因为闯红灯引发的交通拥挤,也不说可能给闯红灯者自身带来的安全隐患。*令人忧虑的,是闯红灯现象的泛滥,破坏了对基本社会规则的遵守。在一个连红灯都视若无物的土壤中,法律、规章等基本社会规则也可能会遭到漠视。在这样的土壤中,诚信恐将难以建立。这样的社会,怎会是健康的?
因此,我们乐于听到桂林即将对闯红灯开罚的消息,这不仅关乎桂林交通秩序的改善,也关乎桂林城形象的提升,关乎桂林人整体素质的提升。作为一座志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城市,桂林展现给世人的,除了美丽的山水,还应包括良好的城市秩序和文明的市民素质。如果连过马路等信号灯都做不到,又怎么谈得上“国际”二字?
可以想见,即将到来的整治行动,必将是对于某些桂林人交通痼疾的一场冲击,换言之,这也将是对桂林人交通素质的一场考试。这样的考试,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。是闯还是等?这需要每个人给出答案。
住朋购友桂林客服QQ1 >>>807870028 住朋购友桂林客服QQ2 >>>1552962487
【欢迎加入桂林购房者群号】
①桂林商铺投资群 >>>94271016 ②桂林房产团购群 >>>134524734
③桂林房产团购群2 >>>134579388 ④桂林八里街购房群 >>>134525639
⑤临桂新区购房群 >>>134524208 ⑥桂林二手房交易群 >>>134579336
推荐阅读——
一季度桂林二手房成交量创两年来新高
桂林市启动“美丽广西·清洁乡村”活动 用2年集中整治
桂林第六届春季交易会成交金额达2.5亿
广西:洞兴高速公路项目启动 桂林到资源将缩短至1小时